日本戰後崛起的浴火鳳凰 行銷全球的日HOYA鏡片
戰後殘破貧窮中再起的經濟奇蹟
日本被視為世界經濟強權,TOYOTA汽車、SONY家電、三菱電機、UNIQLO服飾、HOYA 鏡片……
影響我們生活甚鉅,然而70多年前日本二次戰敗,飽經戰火蹂躪,
究竟如何從戰後的殘破貧窮中再起,成為世界巨富,造就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
日本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起,到1945年美軍分別在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後宣布無條件投降,
根據日本軍史記載:日軍戰死約185萬,殘廢傷員約10萬,
全日本共有119個城市化為廢墟,毀於戰火的住房達236萬棟,900萬人流離失所。
超過半數的工業設備、道路、橋樑、港灣設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而日本的戰後經濟重建,
便是在這種滿目瘡痍、極度混亂、舉步維艱的情況下起步。
HOYA山中兄弟的崛起
日本戰後高度利用國內有限的資源,迅速重新啟動工業化,拉動經濟發展。
採取了貿易保護戰略,以實現產業振興,並積極發展教育,培養專業人才,重啟經濟復興,
而聞名世界的日本HOYA由山中茂和山中正一兄弟檔於1941年的東京和豪雅町(現在的西東京市)創立,
正值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提供軍用光學用品擴展,
戰後從發展水晶玻璃餐具開始,引進、吸收、消化了大量的歐美先進技術,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創新。
用熔化玻璃的激情帶領HOYA走向國際化
1957年山中茂的女婿鈴木哲夫以32歲新生之犢不畏虎的姿態,成為HOYA新一代的接班人,
用熔化玻璃的激情帶領HOYA從本地走向國際化,發展「探索玻璃功能的無限可能」的品牌理念,
從製造鏡片開始,擴展更多元的光學領域發展,
引進全世界最新的研發技術和企業管理思維,致力讓HOYA成為世界性的企業組織。
台灣HOYA的高品質
台灣一直以來也是HOYA最重視的市場之一,1980年日本HOYA鏡片公司來台灣設立量產工廠,
製作鏡片回銷日本,以應付日本國內日漸高需求之市場,
其後因為台灣鏡片需求量的增加與國民消費水準提升,故逐漸轉型為專門供應台灣國內市場的訂製片工廠,
期望以與日本同步的技術及設備,生產出與日本同樣高品質的鏡片。
日本光學業界的第一品牌
HOYA創立至今已長達70年,目前擁有分布在世界80餘國、近40,000名員工的企業集團,
並在日本、亞、澳、美、歐各大洲均設有鏡片製造廠,以滿足當地市場的顧客需求。
HOYA更名列世界三大鏡片製造商,現在是日本光學業界的第一品牌,在日本眼鏡業界占有率將近50%
全世界的領先品牌
HOYA事業體分為光電科技、視力保健、PENTAX事業體、與其他共四個部門。
光電科技部門包括半導體製造之中不可或缺的空白膜片、液晶螢幕用的光罩、數位相機等光學儀器使用的鏡頭鏡片、
以及電腦使用的硬碟玻璃碟盤等,視力保健部門則由視力保健部及眼科醫療部組成。
視力保健部門包括光學眼鏡鏡片和隱形眼鏡的製造與販賣;HOYA對於安全鏡片的研發不遺餘力,
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有更光明的未來。眼科醫療部門則主要販售做為人工水晶體的醫療用眼內鏡片,
由於精密的技術及進步的開發能力,使得HOYA在全世界贏得信譽。
榮獲日本優質企業肯定
HOYA集團連續入選日本三百大優質企業,2008年並名列第十名,與知名企業如:
Cannon、任天堂、TOYOTA、NISSAN、花王等同列前茅;
2012年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由2300間上市公司中選出5家最優秀公司,HOYA也名列其中。
能夠從戰後快速復甦,日本人刻苦耐勞、堅毅不拔、勤奮合群的民族性功不可沒、而凝聚向心力的企業制度更是關鍵,
日本HOYA的現任CEO,也是鈴木哲夫的接班人,鈴木洋(Hiroshi Suzuki)表示,
「希望的中階經理人必須像是拋球經理人(juggler manager)具備街頭表演拋球的藝人一般的巧手,
手上同時是上拋很多個叫作工作的球,都不會掉到地上。」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日本企業成功的主要關鍵在於人,全心全意投入的工作態度,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複雜的事情用心做,讓所有的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
而能夠屹立不搖的日本企業有個共同的特色,就是將員工看作自己最大的財産,
以人為中心的思想正是日本HOYA重要的企業文化。
HOYA非常願意將金錢投入到對員工的教育訓練上和良好的福利組織上,讓員工能無後顧之憂的替企業工作。
HOYA標誌大字H上的一個圓弧,又稱為「全球之弧」,
它象徵的意義包含未來、精準、技術和人性關懷。藍色字體代表超前的技術和可靠性,
在光學世界裡,每個小細節都值得錙銖必較,走過戰亂痛苦而浴火重生的HOYA,累積七十年的努力與經驗,
幫助我們在模糊不清中的世界探索光明的未來,也讓每個選擇HOYA鏡片的朋友都覺得安心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