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焦點鏡片你不可不知的234 (下)—多焦點鏡片設計
久違的多焦點驗配下集終於來了,大家久等了~~~
上回一一分析了多焦點驗配的五大重點之後,是不是覺得多焦點親近多了呢?
驗配大方向掌握之後就一定有舒適地多焦點眼鏡可以戴嗎?
那可不盡然,今天就來帶大家探索多焦點驗配該注意的小細節吧~~~
一副眼鏡不外乎就是 鏡框+鏡片,
鏡框的選擇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挑選喜歡的風格造型材質,
只要掌握上回提到挑選鏡框的原則並選擇可調式鼻墊,製作多焦點基本上都沒有問題。
但是鏡片呢? 每一個鏡片拿在手上都是光滑透明的,
看不出他的度數分佈,看不出他的研磨設計,
身為一個消費者,該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鏡片呢?
每個鏡片都是光滑透明清透的,鏡片上的細節和研磨都不得而知
市面上鏡片的品牌不勝枚舉,
德國蔡司Zeiss、日本豪雅HOYA、法國依視路Essilor、日本東海TOKAI……等等。
每個品牌都有出產自家的多焦點鏡片, 這麼多的鏡片品牌該選擇哪一種呢?
價目表成列在眼前都眼花撩亂了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不同品牌的多焦點設計之間的差別~~
要了解不同品牌間的差異就必須先了解多焦點鏡片是怎麼設計的
想要了解多焦點的設計就必須先把大腦借給我,
否則接下來的內容可是會讓你掉進文字的深淵中喔~~~
以下帶大家一一說明多焦鏡片:
➤蔡司Zeiss、豪雅Hoya、依視路Essilor、尼康Nikon多焦點介紹
➤光明分子門市據點,視光師提供專業的驗光配眼鏡
➤ 淺談多焦點鏡片的設計
很多人戴多焦鏡片會有頭痛、頭暈等狀況,
通常都是因為鏡片度數變化所產生的「盲區」。
現代研發技術日新月異,各家廠牌的多焦點鏡片不斷的精進,
在不斷的研發與不斷的創新中,宗旨永遠只有一個:減少盲區造成的困擾,增加配戴舒適度。
多焦點鏡片的分類,主要有兩大類:「盲區分佈」、「度數變化曲面的製作位置」。
1. 盲區分佈
盲區怎麼分佈直接的影響了視野的大小與配戴的舒適度,
盲區的分佈型態簡單分成兩大型態,〝硬式〞盲區分布設計與〝軟式〞盲區分布設計。
如下圖,多焦點鏡片就好像山坡地,遠近度數轉換就好像在爬山,
同樣高度的山坡地,
山坡坡度陡峭路程較短較快到達山峰,首次體驗爬山者比較無法適應,很容易就肌肉痠痛;
相反地,山坡坡度平緩路程較遠較慢到達山峰,爬山過程較輕鬆,對於初次體驗者容易上手。
多焦點硬式設計與軟式設計盲區分佈
-
硬式盲區分布設計Hard Design
硬式設計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短焦設計,
遠距離與近距離的視野較寬廣,度數變化較快,可以更快地看到近用度數,
然而,多餘的度數集中分佈在中距離視野區,因此犧牲了中距離的視野範圍。
硬式設計將多餘的度數更集中密集的分佈在小範圍內,導致盲區影像的扭曲更加顯著,
同時影像的晃動感覺也較大,首次配戴適應的時間較長。
-
軟式盲區分布設計Soft Design
軟式設計也就是平常所稱的長焦設計,
顧名思義設計較為柔軟,度數變化和緩,
多餘的度數分佈的範圍較廣,盲區影像的扭曲程度也更和緩。
不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多餘度數分佈範圍廣泛,因此相對必須犧牲掉部份的視野範圍。
以下是多焦點硬式、軟式設計的優缺點懶人包比較表格:
2. 度數變化曲面的製作位置
鏡片是由前表面與後表面組合而成的,
鏡片能夠產生不同的度數,就是因為選擇了不同弧度的前後表面,
讓光線通過鏡片有不同的偏折現象。
多焦點鏡片,一個鏡片上有多個度數存在,勢必在鏡片的前後表面上下個功夫,
這一個含有多種度數變化的特殊表面放在前面或後面對於配戴的舒適性帶來很大的影響。
將多種度數變化的特殊曲面做在前表面,我們稱為外面累進設計。
將多種度數變化的特殊曲面做在後表面,我們稱為內面累進設計。
-
外面累進設計
造成盲區產生的特殊曲面做在離眼睛較遠的前表面,較容易看到下方的近用度數。
好比小朋友站在距離比較遠的地方,頭幾乎不需要向下轉動就可以看到小朋友可愛的臉蛋~~
但是如果小朋友站在腳邊,頭就必須向下轉動許多才可以看到小朋友。
-
內面累進設計
將造成盲區的特殊曲面坐在離眼睛較近的後表面,同時也讓盲區更靠近眼睛,
視野的寬廣度就被大大提升了,
就像想要從鑰匙孔窺探房間裡時,必須貼的越近,才可以看清越寬廣的房間景象。
-
雙面累進設計
將特殊曲面平均分散製做在前、後表面,
結合了前面累進設計與後面累進設計的優缺點。
外面累進與內面累進 視野寬廣度差別
以下是前面、後面累進度數設計的優缺點懶人包比較表格:
前面說了這麼多專業的知識,是不是覺得暈頭轉向了呢?
(這是當然的囉~~這可是學了四年的專業知識呢~)
這裡貼心做個簡單的總結:
「無論鏡片怎麼設計,每個設計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日與月不可並行,請教專業的驗光師根據你的需求為您推薦、介紹」
避免大腦線路短路,喝個水休息一下
以上多焦點設計介紹了4~5種,但是市面上看到的價格從幾千塊到幾萬塊都有,
一隻手數得出來的設計種類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價格落差呢?
是不是被騙了?是不是品牌迷思?是不是眼鏡店要賺取暴利?(難怪賣眼鏡的都這麼有錢)
➤ 客製化多焦鏡片參考數據
雖然前面提到的設計種類只能分成4~5種,
但在更高階的多焦點鏡片中還參考了更多的數據做計算研磨
各家廠商會參考哪些數據呢?
1. 裝配數據
前面說了這麼多的鏡片設計,前提都是在鏡片垂直的置於眼前,
但是到眼鏡店看看架上擺放的鏡框,看不到一隻框是平平的、垂直的,
用心觀察每一隻鏡框都可以發現框面都存在一些彎度(面彎),
鏡腳與框面夾角並非垂直的而是有一些角度偏差(傾斜角)。
除了鏡框本身之外,每個人的臉型也會改變眼鏡戴在臉上的裝配位置,
同樣一支鏡框因每個人的 耳朵高低位置、臉型的寬窄幅度、鼻子山根的粗細 不同,
配戴位置都會有所差異, 裝配數據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影像呈現。
眼鏡是身上的一個配件,就好比衣服和鞋子,
西裝外套要穿起來筆挺就必須加墊肩的設計,
同時也要參考穿著者肩膀的寬度、肩膀的位置去決定墊肩設計的位置與墊肩的厚度,
這樣西裝穿起來才可以更服貼身形更筆挺。
鏡框彎度
鏡框傾斜角度
裝配數據對於一般常見的庫存片都有影響,更何況是度數與研磨技術更精密的多焦點鏡片。
參照鏡框的裝配數據做近用度數位置與盲區的分布的調整,
讓鏡片更符合每個人的需求,配戴的舒適度同時也會被大大的提升。
2. 生活型態
有些人是愛好出外旅遊的旅行家;
有些人是長時間坐在辦公室使用電腦的上班族;
有些人是需要檢查鐘錶、珠寶細小零件與紋路的鑑定師。
有些人對於遠距離視覺的需求較高;
有些人對於中距離使用的依賴性高;
有些人對於近距離的用眼需求量大。
每個人生活、工作型態不同,用眼習慣就會有所不同,
鏡片設計如果越貼近使用習慣,配戴起來當然就越舒適越好適應囉~~~
-
內移量
當我們在看近距離事物(電腦、手機、書本)的時候,眼睛都有一個向內轉的動作,
東西拿的越近,眼睛內轉的量越多。
最傳統的多焦點鏡片,度數只是垂直的往下變化,沒有考量到近距離使用眼睛內轉的量值,
近距離度數不落在眼前自然容易無法對焦。
現在的多焦點設計,已經將內移量這個重要的元素加入設計中,
甚至在高階多焦點鏡片更可以根據近距離的工作距離做內移量的修正,
讓看近的度數和盲區的分佈可以更依照每個人的需求做客製化的研磨。
東西拿越近,眼鏡向內轉越多,內移量越大
-
盲區分佈位置
盲區分佈位置是否會造成生活使用的困擾,是決定多焦點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長時間從事駕駛的司機,對於遠距離的視野範圍需求是特別高的;
長時間於電腦前寫程式的工程師,對於中距離的寬廣度要求更是不可忽視;
長時間為客人理髮的髮型設計師,頭髮根根都要清晰,對於近距離的視野更是不容小覷。
每個人的生活型態不同,對於視野範圍需求也有所差異,
如果鏡片盲區分佈越符合生活使用需求,越可以輕鬆的對焦。
-
精密數值
有配戴過多焦點的朋友們,是不是有過看手機時必須拿到很低的位置才能對焦的經驗呢?
這有可能就是「近用度數的位置」不符合需求。
「精密數值」看起來是一個很難懂的名詞,簡單來說就是近用度數的位置,
高階鏡片可以根據每個人習慣的近用位置做設計,讓你在看手機看書姿勢可以更自然,
選擇適合的精密數值讓鏡片更貼近你的生活,不再需要把手機拿很低、頭抬很高了~~
根據生活使用需求選擇近用度數的位置
說了這麼多設計,
真正到眼鏡行配鏡時還是不知道要選擇甚麼產品,
鏡片品牌品項一拖拉庫,哪一個品牌哪一個品項才是適合自己的呢?
各家國際大品牌都有自己的鏡片設計,
這邊貼心的幫大家做各廠牌多焦點鏡片的特色比較,
讓你之後在選購的時候不會被蒙在鼓裡,對產品選擇更有方向更有概念。
➤ 蔡司Zeiss、豪雅Hoya、依視路Essilor、尼康Nikon多焦點介紹
各家國際大品牌都有自己的鏡片設計,
這邊貼心的幫大家做各廠牌多焦點鏡片的特色比較,
讓你之後在選購的時候不會被蒙在鼓裡,對產品選擇更有方向更有概念。
德國蔡司Zeiss全能數位系列
現代人手機平板和眼睛之間都有一股磁性,使用時間長了漸漸地就會距離眼睛越來越近,
這些使用習慣蔡司都考量進去了!
採用內面累進帶並因應現代3C數位時代人手一機的生活型態做鏡片設計優化,
讓度數與盲區的分布位置更符合現代人的使用需求,
除了生活型態之外,鏡框在臉上的裝配數據也是蔡司多焦點參考的重要數據。
全能數位多焦點系列分四種等級:3D / 3D+ / 菁英型個人化 / 尊爵型個人化
1. 3D:取歐美平均裝配數據做計算,並且可以根據生活需求選擇 上、中、下 三種精密數值。
2. 3D+:取亞洲人平均的裝配數據做計算,讓產品更符合我們亞洲地區的配戴需求。
另外,精密數值可以根據每個人的生活需求一個刻度一個刻度去做選擇,在使用上越貼近自己習慣的使用姿勢。
3. 菁英型個人化:裝配數據近乎完全客製化(鏡框彎度取平均大數據做計算),
以0.1度為單位做鏡片的計算,讓多焦點鏡片設計更符合個人的配戴需求。
4. 尊爵型個人化:蔡司最高階的多焦鏡片,完完全全的客製化,
除了裝配數據之外,遠與近的視覺需求比例、工作距離和眼球旋轉半徑做計算,
鏡片可說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
鏡片好比衣服,市場的衣服只能XS、S、M、L、XL五種尺寸選擇,
大賣場的可以選擇腰圍30~40吋,到了服飾專店可以為你0.1吋的測量並量身製作,
量身打造的衣服穿起來當然越合身囉~
日本豪雅HOYA多焦點系列
HOYA為日本市佔率高達五成的鏡片大廠,光學品質成像在世界上可說是首屈一指。
提供多種鏡片設計選擇,可以根據生活型態與光學需求不同自由選擇適用的產品。
HOYA多焦點分三大等級:Dynamic睛力內面/Lifestyle樂活型/頂級個人化
1. Dynamic睛力內面設計系列:採用內面漸進設計,視野寬廣、適應容易。
2. Lifestyle樂活型系列:採用雙面複合式技術,
外面累進帶設計的小幅度眼球轉動、內面累進帶設計的寬廣視野,
將兩種累進帶設計的優點融合在一起並且互相修正,並且參考裝配數據與平時習慣的閱讀距離做計算研磨,讓鏡片更客製化。
3. MSV+:如前一篇文章提到的,HOYA最新多焦點鏡片設計,
藉由ipad的輔助調整屬於自己的生活,並且參考以往的配戴經驗,
打造專屬於個人獨一無二的多焦點鏡片。
法國依視路Essilor多焦點系列
多焦點品項從基礎內面累進帶設計到360˚ 個人化量身打造,在依視路的產品都可以找得到。
1. 自由視3.0:採用內面累進帶設計,增加視野寬廣,價格親民好入手。
2. 通用型3.0:採用內面累進帶設計,並參考現代人日常生活使用3C數位產品的使用習慣做優化。
更推出專為亞洲人設計的多焦點鏡片,取用亞洲人平均眼軸長度、臉部輪廓與閱讀姿勢做計算,
讓鏡片的設計更貼近亞洲人的使用需求。
3. 睿視3.0:客製化多焦鏡片,裝配數據完全量身打造,
並採用雙眼融像式設計,讓兩隻眼睛合作起來更輕鬆更協調。
日本尼康Nikon多焦點系列
多焦點運用數位演算技術,讓視野寬廣度與視覺清晰度有更好的呈現。
1. 數位後弧:採用內面累進帶設計,晃動感低容易適應。
2. 3C全方位:採用內面累進帶設計,
因應現代人3C產品使用習慣姿勢做計算研磨,
讓鏡片設計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需求。
3. 量身訂做2.0:參照個人的裝配數據量身打造,
打造一副有屬於自己專屬盲區分布的多焦點鏡片,提升配戴舒適性。
現在進入高齡化的社會,多焦點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每家鏡片品牌也因應現代的生活形態不斷地做研發,
只為能夠提供消費者最好的產品,
各家的鏡片設計與研磨技術都各有特色與優點,
沒有不好地產品,只有不適合地產品,
洽詢專業的驗光師,讓他/她為你驗配最適合你的多焦點鏡片。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對多焦點鏡片更有了解了呢?
下次在選擇多焦點鏡片的時候才不會被淹沒在話術中。
延伸閱讀:
多焦點驗配五大重點
配眼鏡.進階鏡片選購指南—濾藍光・全視線・多焦點
眼鏡族必須知道的10個觀念
漸進式多焦鏡片使用心得
Text by 歌劇院店.Ju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