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已加入購物車

返回頁面 立即結帳
資料載入中...
光明分子.眼鏡 > 眼鏡知識家 > 眼鏡小常識 > 是什麼原因,讓眼鏡充滿了靈魂?

是什麼原因,讓眼鏡充滿了靈魂?

 在你眼裡,很多副眼鏡是不是大同小異?但在他人眼中,卻覺得大相逕庭。由於眼鏡融合了機能性與造型性於一體,每個人會在乎不同的細節,同時也會不在乎其他部分,沒有孰對孰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不變的是,大家都是將熱情投注在眼鏡上,才會齊聚一堂討論研究。 那麼,許多人怎麼看待一副眼鏡呢?或是聚焦在眼鏡的哪些細節?討論眼鏡時,大家在討論什麼?  在最早類似眼鏡的使用可以回溯到西元50年左右,一位古羅馬時代的政治家、劇作家兼哲學家 - 賽內卡,當時以一個裝水的玻璃球狀物,達到放大鏡的效果,並用來閱讀。或許眼鏡的概念早已存在一兩千年,但在過去眼鏡也僅僅只有王公貴族才能擁有的奢侈品,而真正普及給平民大眾使用、欣賞,卻只有短短幾百年的時光而已。 在1978年法國品牌 Alain Mikli 提出一個概念,並為此創造出詞彙“ eyewear ”,來翻轉人們對眼鏡的印象,當一線精品將眼鏡視為重要的飾品,驅動了眼鏡的時尚風潮,同時也拉寬眼鏡的價格。 【光明分子嚴選.每週推薦】給最愛的他鏡框推薦-光明分子.眼鏡  每次跟朋友討論眼鏡時,都會想到這個哲學問題:「假如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而沒有人在附近聽見,它有沒有發出聲音?」 樹倒下常見的回答,是以被觀察與聲音本身兩個角度去回答。如果是問有沒有人聽見,在沒人的環境下肯定是沒人聽見的,如果是問有沒有發出聲音,那不管有沒有人聽見,樹倒下是一定會發出聲音的,只是沒有被人觀察到。 哲學有趣的是,雖然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卻能激起人們聯想、思考、討論,透過樹倒下這題,將探討被觀察與自身存在的概念延伸到眼鏡,轉變成:「假如一副眼鏡沒有人配戴,它有沒有發揮價值?」  以兩個面向討論,分別是(1)眼鏡本身的價值,以及(2)人附加的價值。要一一分門別類並撰寫,會是個浩浩蕩蕩的大工程,於是以幾個常見的例子做說明。(1)眼鏡本身結構來說,鼻墊、鉸鏈、框型(延伸風格),談及到材料與技術,金屬、醋酸纖維(又稱板料)、賽璐珞、天然材質(牛角、木頭)、工藝、配飾。(2)延展到人文與環境,歷史故事、手工製作、當代潮流、設計師期許、販售店家的專業與水平。 

眼鏡本身的價值

如果說框型與臉型的搭配,是你與眼鏡的一面之緣,那麼鼻型與鼻墊的貼合,便是能否長長久久的關鍵。鏡框本身再怎麼深得你心,當它在你臉上始終若即若離,再怎麼炙熱的愛,也會因為無法克服的距離而消散,更別提因為眼睛的光學中心,與鏡片的光學中心不平行,造成的稜鏡效應,讓視覺品質下降。 眼鏡的初心便是戴在臉上,改善視力問題,無法配戴的眼鏡,就沒有意義。而鼻墊,有著讓眼鏡穩固地拖在臉上的使命,幸運的是,「大多數」的鏡框都能更換鼻墊,就算挑選到自己無法駕馭的歐美框型,也能透過鼻墊的更換來解決。 【光明分子嚴選.每週推薦】給最愛的他鏡框推薦-光明分子.眼鏡  專利無螺絲鉸鏈、三叉結構鉸鏈、創新鉸鏈、獨家發明新式腳鍊......鉸鏈到底是什麼?為何大家一直要改進它?簡單來說鉸鏈是連結兩個固體,使兩者之間可轉動的機械裝置,也是鏡腳跟鏡框連結的裝置之一。鉸鏈的可說是眼鏡的第二生命,同時也攸關到配戴的舒適度與整體的耐用度。 假設鉸鏈非常堅硬,勢必不容易壞,但是無法延展的特性導致強烈的夾頭感,(你是在戴眼鏡不是戴夾子)假設鉸鏈非常柔軟,勢必戴得舒服,但是過度延展的特性卻不保證其耐用程度,所以鉸鏈的設計,充滿著學問,如何兼具機能性與美觀,那就是各憑本事。 不得不提 999.9 獨創的逆R鉸鏈、S型鉸鏈,都是在舒適性上有其獨到之處,LINDBERG 的無螺絲專利鉸鏈、鈦絲鉸鏈,則是成為了一個劃時代象徵,讓眼睛與笨重一詞脫離,ic! Berlin 的三叉結構鉸鏈,讓它在受到外力衝擊時能自我分解避免損傷,在受到傷害前懂得分離,真是聰明又堅強。 【光明分子嚴選.每週推薦】給最愛的他鏡框推薦-光明分子.眼鏡▲逆R鉸鏈 【光明分子嚴選.每週推薦】給最愛的他鏡框推薦-光明分子.眼鏡▲LINDBERG Air rim 【光明分子嚴選.每週推薦】給最愛的他鏡框推薦-光明分子.眼鏡▲三叉結構鉸鏈  材質方面,賽璐珞的珍稀、醋酸纖維的泛用、金屬的洗鍊,天然材質的獨特,彼此各有千秋,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現在只剩下日本懂得使用賽璐珞材質,當人們提到,那十之八九一定是日本製造,賽璐珞的製造也相當耗時費工,所以格外的珍貴。 鈦金屬也是常見的材質之一,輕、耐腐蝕、抗過敏等特性,讓它一直是眼鏡品牌愛用的材質,但鈦金屬是不容易上色、變形的材質,所以能夠加工上色或是變形,時常是品牌自豪的因素,舉凡Adrian Marwitz 35道上色工法、ISSEY MIYAKE的螺旋鏡腳,都是相當不容易的。 【光明分子嚴選.每週推薦】給最愛的他鏡框推薦-光明分子.眼鏡▲Adrian Marwitz 

人附加的價值

我們簡單地談完了眼鏡本身的價值,等等,你說還有「框型」沒提到欸?框型囊括的層面很廣,所以決定拿來當作銜接人文與環境的橋樑。 以最近很火紅的金屬細框為例,以往金屬框賦予一種文青、書生、專業的氣息,不是人人都會想配戴,當時尚風潮延燒至金屬框時,反而是人人一隻金屬圓框。有鑑於此,一副眼鏡的價值,也時常跟著消費者的味蕾改變。 評估完眼鏡本身的質感後,有些人開始去追溯背後的故事,隨著設計師的理念而多了一份認同。或是獨愛日本老師傅手工製作的鏡框,認為手工框有一種無法被取代的靈魂。 【光明分子嚴選.每週推薦】給最愛的他鏡框推薦-光明分子.眼鏡▲手工職人眼鏡 角矢 即使同一副眼鏡、同度數的鏡片,也會因為配鏡人員專業程度的差別,有不一樣的舒適度。根據臉型、頭型做鏡框調整,驗光配鏡時有沒有按照個人需求做改變,儀器是否足以做完善的驗光檢查......。至於眼鏡適不適合你,現場戴最準。語言很多時候是假的,經歷過才是真的。除了在腦內空想,還是要到門市實際走一趟,你才知道,這副眼鏡是否為心之所向。 回到最初的問題「假如一副眼鏡沒有人配戴,它有沒有發揮價值?」 我們發現眼鏡有屬於它自己的價值,來自於做工、設計、材料選擇、設計師的期待等,但唯有人配戴之後,讓你看得舒服、看得清晰,這些價值才會被放到最大,才能彰顯一副眼鏡存在的意義。 眼鏡不要求什麼,只求在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